描绘,水样的文字
曾听一位朋友说过这样的一句话,生活实际上是两大问题,一是做事,二是涉情,两者合,则为事情感触颇深,恐怕在海岩的小说里,体现得更为淋漓。海岩是在写生命,同时,也用生命来写。
有一点,是不可思议的。或许谁也没有想到,能将小说写得那么引人入胜,能将电视剧编得让人牵肠挂肚的海岩,更多的是从社会大学中走来的,当他还不懂什么是社会时,他已经走向社会了。因此,他会比常人对于社会,对于生活,有一份更深刻、角度更为独特的体验与了解。
海岩是湖南人,却生长在北京。15岁便参加了工作。由于有着差不多10年的公安系统的工作生涯,所以海岩作品的素材,从主线到背景几乎都逃离不了公安二字。海岩生性不爱学习,不喜欢看书,好动,从他的个人经历就不难看出,连选择的职业都是动态的,如当兵、做警察、下海从商,除了写小说,但这也是意识上的一种动态。
坐在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,海岩很斯文,白,无边眼镜,如同他的文字一般,有种难以形容的水样的气质。
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他是瘦骨嶙峋的。然而,很多人都知道,他是厚重的。从喧嚣的昆仑饭店的大堂来到他的办公室,发现这是个世外桃源,很有点闹中取静的意韵。
略加思索后,海岩说,写作素材究竟怎么来的,好像说不大清楚,但可以肯定的是,绝对是生活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积累。有人说海岩是少年得志,实不尽然。他是从基层民警干上来的,参加工作15年后才是个科长,做了15年最基本的工作。更何况海岩很有心,总在观察学习别人的工作方式、处理问题的办法,15年的积累不可能没有长进。尽管他学习不刻苦,但工作很刻苦,做事很讲原则,比较公道,这也是领导器重的原因所在。他的处世哲学其实很简单,很多人认为在单位中世故一点会更容易生存,恰恰海岩是反其道行之,因为在他看来,真诚坦白才更容易生存,所有世故的人都会喜欢和厚道的人打交道。
海岩无疑是聪明的,大智若愚的那种。